改革是企業發展的最大動力
——訪新余礦業公司黨委書記康峰
《安源工人報》記者 張善清
新余礦業公司是組建才6年多的企業。組建以來,通過集約管理,創新發展,企業逐漸煥發生機,但在煤炭市場寒流中卻再次陷入困境。如何破題闖關,怎樣救危求存?近日,記者帶著這些問題采訪了新余礦業公司黨委書記康峰。
記者:面對來勢洶洶的市場寒流,新余礦業將如何闖關?
康峰:困難不可怕,關鍵在信心。信心從哪里來,發展的動力從哪里來?從改革中來。公司組建時,有人懷疑新余礦業旗幟能打多久,事實上我們挺過6年多,前幾年還在盈利,這都得益于改革。我們在花鼓山煤業、前進礦、大水洞礦引進民營資本和混合所有制,正因為機制體制活,在當前如此艱難條件下,這些企業還有盈利。應對危機,扭虧增盈,還要靠改革。我們清理和處置了扭虧無望的兩個廠、一個礦和一個公司,消除了虧損源。對優質資產實施資產增收,如僅醫院一塊收入,去年就增收350萬元。
記者:在當前形勢下,你們如何將深化改革與扭虧增盈有機結合起來?
康峰:我們雖然經歷了重組時的一次次改革,但是還遠遠不夠。還要在結構調整轉型升級上下功夫,倒逼求存。各礦情況不一樣,要因地制宜,選準突破口。如八景煤業公司實行了模擬國有民營、租賃經營、招標經營和混合所有制經營多種經營方式,煤業公司只管井長,井上一切事務都由井長管理。天河礦的突破口在精減機構,按照市場化需求來實行資源配置。成立就業中心,拿錢走人就清算,分流人員由中心先培訓后安排,不能從事勞動的實行最低保障。英崗嶺礦改變過去分散經營造成的浪費,各礦產供銷部門全部集中到總礦,分礦只保留4個與生產相關的部門。所有這些舉措,既是企業深化改革的一部分,又激發出企業經濟活力,為扭虧增盈創造了良好環境。
記者:新余礦業將怎樣把企業改革引向深入?
康峰:首先,要夯實深化改革的基礎:抓緊抓好安全生產,保證有一個良好的安全環境;保障礦井安全資金投入和一線職工工資的發放,把一線職工穩定住;扶貧濟困,對困難弱勢群體中夫妻在本企業的,至少保證一個在崗。
其次,營造改革良好氛圍。全面動員,全員擔當,通過宣傳,爭取職工對企業的理解、支持。
第三,開展謀改革、比實干、度難關主題教育。通過主題教育讓廣大職工在救危求存中提升業績,在破解難題中體現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