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余礦業實施去產能后,公司黨委審時度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根據國家對新能源產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的戰略機遇,確立由傳統煤炭生產能源型企業向光伏發電等新能源產業轉型。為推動公司新能源產業發展行穩致遠,調研組就新能源項目建設監督中的實踐與探索進行了調研。
作者
新余礦業公司第三課題調研組
一前言介紹
1.調研目的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壓緊壓實對黨員干部的監督管理,樹牢公司“崇廉尚實、秉公辦事、廉潔自律、清白做人”的廉潔理念,構建風清氣正企業政治生態。
2.調研方式方法
課題調研組組長率領課題組成員采用“四不兩直”、問卷調查、實地查看等方式進行課題調研。
二、新余礦業新能源建設基本情況
新余礦業隸屬于江西省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4.72億元,主營業務有新能源光伏發電、風力發電、建筑安裝、商品房開發與銷售、煤矸石制磚與銷售,涉及產業主要是新能源發電產業、房地產產業、建筑安裝與機電安裝產業、建材制造產業等。
公司2016年實施去產能政策,由傳統的煤炭生產企業逐步向新能源產業轉型,利用原煤礦廢棄的工業廣場等土地資源,相繼建成了八景光伏電站、棠浦光伏電站、新余老棚里光伏電站、新余皇化光伏電站。
2019年以來,公司黨委深度研究國家產業政策,將新能源項目作為企業發展的主攻方向進行總體布局,相繼投建了八景羅斯福屋面光伏項目、英礦東村光伏項目,并且在八景建設風力發電項目1座(3臺風電機組)。
2023年上半年,在江投集團的大力支持下,原贛浙能源的萍鄉、景德鎮、撫州東鄉等新能源項目劃轉新余礦業管理,為新余礦業做大做強新能源產業提供了強力支撐。
三、新能源項目建設監督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產業融合,以穩健的決策實現傳統能源向新能源轉型
新余礦業找準了以新能源項目開發建設為主線、以土地開發利用為基礎,打造新能源產業發展平臺的戰略定位,踔厲奮發,篤行不怠。
1.穩慎決策。公司建立項目建設投資決策機制,所有項目投資嚴格執行“三重一大”決策程序,對項目投資投建穩慎決策。同時,制定了《新余礦業公司投資管理辦法(試行)》《新余礦業公司投資項目風險與控制措施的管理辦法》等規定,對每一個項目在廣泛收集來自各個方面信息的基礎上進行反復論證,深入調研,排除或者化解風險。
2.穩健實施。公司從項目的可研就開始介入,每一道關口都嚴格把關。從項目調研到形成可行性報告;從投委會審查到編制投資方案報集團投資發展部審核;從組建項目管理部到確定施工單位,一整套流程井然有序。
3.穩妥推進。在項目建設推進階段,投建單位以及公司規劃、審計部門加強了對工程實施管理進行全流程、全過程監督,加強嚴格把關,確保了工程建設的質量達標、施工工藝達標、質量進度達標。
(二)資源整合,以構建“多維一體”大監督格局體系推進項目建設
1.克服了工程管理人員嚴重不足的問題。公司加強專業技術人才的引進,強化校招和社招力度,從專業化角度拓寬選人用人渠道。強化技能和業務培訓,聘請專業師資辦班培訓,增進新能源知識儲備,解決了職工能力素質與新能源發展形勢不相匹配問題。
2.克服了資金短缺的問題。公司財務強化與各大銀行加強聯絡,爭取銀行貸款,緩解投資資金緊張問題。同時加強工程項目資金管控力度,嚴格按照公司資金管理辦法、費用報銷和資金支付管理辦法等規定,履行工程資金審批確認流程,嚴格按期提交銀行履約保函,按約支付工程進度款,保障了企業資金安全。
3.克服了合規性管理及法律風險的問題。公司法務風控不斷完善合同法律風險防范機制,健全合同管理制度分級管理體系,實施二級單位合同審查達到全覆蓋,把合規性管理貫穿于項目開發建設的全過程。對投資并購的項目,明確負面清單,嚴格執行相關政策、法規、制度、標準和規范,確保項目合作方式依法合規和資產效益最大化。
4.克服了建設和運維管理風險的問題。對在建項目,公司紀檢會同安全管理等部門成立作風建設聯合督查組,以“四不兩直”方式,定期深入到項目施工現場進行干部作風督查和安全管理的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督促項目單位做好日事日清工作,確保了項目建設的平穩和運維的平穩。
(三)要素聚合,以靈活多變的激勵,激活新能源項目建設一池春水
1.實行一企一策,推進新能源產業落實落地。公司依托煤礦關停留下了大量的土地資源,從思想上發動,在留守單位開展思想大解放,引導干部職工創新創業,保住“番號”。在年度考核中加大新能源項目投建的考核比重,激發基層單位項目建設的主動性、積極性。截止目前,公司在省內建成或在建光伏發電項目已輻射到新余、宜春、吉安、萍鄉、撫州、景德鎮等多個地級市,省外輻射到貴州畢節地區。
2.拓展項目發展渠道,推進全民創業創新。為突破公司新能源建設項目的短板瓶頸,公司出臺《全面動員引導全員參與公司新能源項目開發實施辦法》,給每個單位、每個部門下指標、定任務,以“全民創業、萬眾創新”為抓手,堅持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正向激勵,形成“千斤重擔眾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標”的干事創業濃厚氛圍。
3.打造數字化管理平臺,推進項目監督質效提升。為實現“一屏觀新礦、一鍵管在手”管理需求,公司正在著手落實數字經濟“一號發展工程”,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入融合,著力推動數字技術創新應用,打造高執行力的智能化協同平臺,培育和壯大數字經濟新動能,推動企業向數字化轉型升級。
四、新能源項目建設監督中發現的問題
一是新能源專業技術人才短板問題亟需解決。去產能后企業留守人員的知識結構、年齡結構與新能源項目發展要求不相匹配問題比較突出。
二是新能源項目投建思路亟需拓展。目前國家對新能源項目投建政策收緊,企業在新能源項目發展問題上,亟需拓寬視野,尋找新的思路。
三是項目建設數字化管理壁壘亟需打通。加快推進數字化管理,能有效實現值守無人化、運維智能化、管理數字化,大大提高效率,節約人力成本。
四是項目建設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亟需破題。個別單位的個別干部存在畏難情緒,對企業發展信心不足,履職能力和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有待提高。
五、 新能源項目建設監督的主要措施
一要深化全要素、全鏈條、全貫通、全覆蓋的大監督格局。按照監督融入崗位、監督融入業務,監督融入管理的要求,完善縱向監督制約機制、橫向監督協調機制、問題整改常態機制,突出監督效能的提升,實施監督工作項目化對標管理,做到無縫融合、相互促進、相互提高。
二要深化重點部位、關鍵環節的合規管理和法律監督。對新能源領域的項目開發、建設、運營等業務環節中涉及顛覆性風險的紅線事項,以及存在合規瑕疵的黃線事項進行梳理,并嵌入到企業的新能源業務審批流程中,強化風險管控措施和應對預案,守住法律的底線。
三要深化數字化服務平臺建設,提升監督的效能。統籌推進各單位各部門數字應用系統集約建設、互聯互通、協同聯動,提高數字化服務效能,提升數字化監管效能,真正實現“一屏觀新礦、一鍵管在手”,向數字要經濟、向數字要管理、向數字要效益。
四要深化正風肅紀反腐,確保項目建設廉潔高效。保持正風肅紀反腐的高壓態勢,以力度不減、節奏不變、尺度不松、氛圍不淡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堅決糾治項目建設中的“四風”問題以及“怕慢假庸散”等作風問題,在嚴管與厚愛中推進正風肅紀反腐。
五要深化監督干部隊伍建設,永葆忠誠干凈擔當本色。堅持把項目建設中不同領域、不同專業方面的人才納入到監督隊伍中來,在政治歷練、專業訓練、實踐鍛煉中壯實筋骨、淬煉本領,著力鍛造出一支政治過硬、業務過硬、作風過硬的監督干部隊伍,為公司高質量發展增光添彩、為公司新能源平臺建設建功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