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驅動助推鏈式發展
——訪新余礦業公司總經理羅慶賀
過去的一年,在煤炭市場大寒冬中,新余礦業打響改革突圍、轉型升級、挖潛增效的攻堅戰,保持了企業平穩發展。2015年,當經濟危機步入相持階段、博弈階段新常態,新余礦業如何下好先手棋,爭取主動權?近日,記者帶著這些問題采訪了新余礦業公司總經理羅慶賀。
記者:當前,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新余礦業發展的瓶頸和優勢在哪里?
羅慶賀:面對經濟新常態,企業的發展瓶頸和優勢日趨明顯。從企業的制約因素來看,礦井資源漸趨萎縮,且低質煤、復采煤占比較大,煤質的“先天缺陷”與銷售整體功能的發揮矛盾突出。企業資金占用量大,且自身資金短缺,負債率高與融資渠道單一矛盾凸顯。同時,新的資源稅、煤炭質量管理辦法等的出臺,帶來了成本、煤質的新挑戰。
直面實際困難,理性看待優勢。當前,危機意識深入人心,各項改革措施正不斷推進,新余礦業從優化產業布局,到產品結構調整,從組織機構優化,到三項制度改革,從市場化導向,到產業鏈條延伸,均釋放出新的活力,轉型基礎更加堅實,轉型成效持續顯現。目前,簡家井田開發、與大唐合作2×66萬千瓦機組電廠建設、蒙西鐵路新余煤炭儲運基地三大項目深度融合,讓我們擁有了發展動力,看到了發展希望,成為托起未來的新平臺。
記者:針對新余礦業發展短板,我們采取了哪些揚長避短、深化改革的措施?
羅慶賀:新余礦業針對短板,展開了“點穴”式改革。首先從優化產業結構入手,對于煤質低劣的頭面堅決關停,做好“兩礦兩廠”的有序退出。前進礦和峨四礦收尾正在有序進行。原花礦電廠依法處置盤活資產,目前設備資產已通過產交所掛牌拍賣處置。原棠浦電廠、原英礦水泥廠,貴州新興礦、貴順礦,高嶺土廠、泰華公司等一批企業依法有序退出。
該退則壯士斷腕,該進,則全力挺進。新余礦業將在優化采掘方案,推進采煤方法創新上發力,提高單產單進;通過加強洗煤管理,提高洗選回收率,實施電煤戰略,增加銷售競爭力,達到穩產增收。此外,新余礦業將做好天河礦深部補勘、山南井南翼地質分析的探煤工程,為戰場轉移埋下伏筆。
記者:面對企業發展的優勢,我們采取了哪些轉型升級的策略擴大戰果?
羅慶賀:新常態需要新思路,需要新舉措,新余礦業將從轉型發展、創新驅動抓起,積蓄鏈式發展新動力。目前,新余礦業簡家井田建設項目公司組建已經到位,待礦權轉讓變更到位,將盡快動工建設,在做好主業接續的同時,將有力的延伸煤電產業鏈條。同時,新余礦業132萬kw機組發電指標分配江大公司,已上報國家能源局步入倒計時,選址、設備選型、廠房設計等一攬子工程有序推進,預計2017年底并網發電,并早日啟動2×66萬千瓦發電項目,加快煤電一體化產業項目。此外,新余礦業將以蒙西鐵路線建設為契機,建設煤炭儲運中心,融入產融貿一體化戰略,合作方案落實事項穩步推進。為此。新余礦業制定了融入能源集團戰略,加快轉型升級;改革管理制度,構筑市場化經營機制;拓展項目平臺,形成煤電一體化、產儲貿一體化;推進創新驅動,鞏固煤炭主業戰略支撐的總體思路。
在項目支撐外,新余礦業積極孵化新經濟增長點。今年將盤活高安一期店面、八景煤業千畝礦區土地、大光山畜牧場土地,融入經濟發展,打造綠色品牌;八景煤業和花鼓山礦區兩個光伏發電項目獲批,將同時推進;扶持醫療產業發展,加快新礦中心醫院建設,擴大規模,提高效益;并采取市場化運作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等舉措,激發經營活力,繼續推行贛瑞實業承包租賃,鞏固運行質量;完善華明股份制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支持贛英建安公司資質升級,拓寬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