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霧未散時,“新礦工匠”羅海生已摸黑踩著露水,穿行在光伏矩陣間。作為這座山地光伏電站的運維主任,他熟知三萬塊光伏板下每道溝壑的脾性。這位從礦山轉戰光伏的硬漢班長,帶著特有的井下時間感開始防汛特巡。實習生沈俊緊緊跟在他身后,“3號陣列排水溝需要疏通”“11號陣列邊坡沙袋加固”,小伙子慌忙拿出筆記本,工整地記下。春汛將至,藍色海洋般的電池板陣列正等待一場人與自然的默契交鋒。
山雨驟臨時,老棚里的燈光在雨幕中閃爍,這是劉洋帶人加固板間防洪堰,是黃榮在總排水口清理殘枝,是沈俊在盯著實時發電曲線把控設備狀態。沒有驚天動地,沒有豪言壯語,只有此起彼伏的對講機在回響,這些光伏衛士的雨靴正丈量著綠色能源的安全線。
東方既白,陽光吻過掛著水珠的光伏板,滴答滴答。運維日志上新增的防汛記錄墨跡未干:排水渠已整修,防汛物資補充到位。在這里,防汛不是轟轟烈烈的戰役,而是一曲光伏板上的雨滴與陽光共奏的新礦長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