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東村礦回采區采煤班班長黃升根
英崗嶺煤礦東村分礦回采區采煤一班班長黃升根,在煤礦采煤一線一干就是30多年。他以超人的工作熱情,連創全區生產產量、安全質量、增收節支、回收復用、班組隊伍穩定等多項第一,被該區員工稱為“采煤工作面一根壓不彎的支柱”。他所帶領的采煤班組連續多年榮獲“工人先鋒號班組”、“安全先進班組”等榮譽稱號,其本人曾多次被授予“四好員工”、“安全標兵”和“優秀班組長”稱號。
從1982年參加工作以來,黃升根就一直在東村煤礦采煤一線工作,在農村老家學過手藝的他十分勤奮好學,業務肯鉆研,工作肯吃苦,參加工作不到一年就基本掌握了全部的煤礦采煤工序和工藝,當上了大工。在煤礦工作面采煤本來就很辛苦的,但黃升根總是挑工作面生產條件最差、最累、最險的地段工作,遇到困難和危險時,他總是率先沖到最前面去處理,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危險的事情讓別人去干我不放心。有一次,黃升根帶領全班員工來到337采煤工作面,由于該工作面生產條件較差,煤層坡度陡,地質構造復雜,加上工作面工程質量又差,頂板破碎難控制,已有多處頂板出現了漏尖。富有采煤經驗的黃升根深知這種情況下如果本班不進行處理,可能導致下個班工作面大面積冒頂。怎么辦?如果處理,將直接影響本班產量,完不成當月班生產計劃,全班要少很多錢。不處理,可能就會給下班帶來安全威脅。排除﹗黃升根當機立斷,帶領全班20多人,拖料100多根、補單體60多根、調梁30多架,處理漏尖接頂8處,撥頂子50多根……,整整干了9個多小時,終于把工作面整理得井井有條,安全隱患得到了徹底排除。盡管影響了本班產量少了收入,但為下一班的生產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而他和工友們則累得連走路的勁都沒有了……
黃升根把全身心都獻給了煤礦,有時甚至達到忘我忘家的地步,他家雖住在礦區附近的鄉下農村,他的妻子兒女卻經常幾個月都見不著他的面。有一次兒子發高燒生病住院,妻子打電話要他回去照顧孩子,可是此時工作面剛剛搬家到新工作面,屬于初采初放階段,工作面頂板老頂沒有來,安全威脅很大,身為一班之長的他因為孩子生病回家也無可厚非,可是如果此時一走了之,把擔子交給副班長,對全班的安全生產肯定不利。他考慮再三,決定顧全大局,舍小家顧大家,打電話給妻子說明原因后,毅然留下來繼續上班。直到工作面安全生產正常后,他才趕到醫院看望還在病床上的孩子,當孩子問他,是不是不要他了的時候,五尺男兒的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
別看黃升根在家是個“不稱職”的丈夫,“不合格”的父親,而在煤礦卻是一個精明能干的管家,為了給企業節省每一分錢,他不知耗費了多少心血,他結合自己多年的工作實踐經驗與技術人員一起研究出了采煤工作面采下山煤防止老塘竄矸施工方法,不但大大提高了采煤過程中的安全系數,而且還為礦上節約了大量的采煤輔助材料。后來,他又根據工作實踐經驗,對厚煤層頂煤開采地段想出采用骨架托煤開采方法和老塘揀煤回煤工作方法,解決了頂煤開采和回收老塘煤炭資源的難題,同時也解決了煤炭自燃發火的難題,此舉獲得了礦工會優秀合理化建議表彰。